亲历探索实践,为综合素养赋能——以春节为主题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作业结果应用案例

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 龚红霞
2024-12-23

亲历探索实践,为综合素养赋能

——以春节为主题的小学语文综合实践作业结果应用案例

浙江省义乌市实验小学   龚红霞

    本次综合实践将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,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、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为目标,使学生学会运用综合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。让孩子在探索实践中经历自主学习,并赋能终生成长。以春节作为主题背景,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分层,在主题背景下,设计不同段学生的作业活动。使每一个学生,都能参与到本次作业中,并且能有所发展和进步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作业任务以表格化任务卡的形式进行设计。任务卡按学段分为三种不同的任务,难度循序渐进,学生也能在任务卡中,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,发挥自己的特长,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,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。

一、作业呈现

-《寻年味儿》

任务关卡-主题

具体内容

具体形式

年味“乡”

介绍一道家乡年夜菜。

照片+文字
简述

年味画

设计一款兔年红包。

年味乐

学唱一首新年相关的歌谣。

年味操

学着一拜年动作操,给长辈拜新意年,吉祥年。

1:小学低段《春节》任务卡

中段-《寻年味儿》

任务关卡-主题

具体内容

具体形式

年味“乡”

完成一道有家乡特色的年夜菜并用文字推荐或阐述做法。

照片+文字
简述

年味画

完成一幅有吉祥寓意的美术作品装点在家中。

年味乐

学唱一首新年相关的歌谣并用文字阐述歌曲介绍。

年味操

创编一拜年动作操,给长辈拜新意年,吉祥年。

2:小学中段《春节》任务卡

高段-《寻年味儿》

任务关卡-主题

其体内容

具体形式

年味“乡”

完成年夜菜谱。

照片+文字
简述

年味画

选择一个关键词完成主题绘画。

年味乐

学唱一首新年相关的歌谣或自编歌词。

年味操

学跳一支新年舞蹈。

3:小学高段《春节》任务卡

二、适用对象

本次任务卡分为低段、中段、高段三个年龄段,其中低段的关卡主要有年味“乡”,介绍讲解一道有家乡特色的年夜菜,用文字推荐或者阐述做法年味画,设计一款兔年红包年味乐,学唱一首新年相关的歌谣并用文字阐述歌曲介绍年味操,创编拜年动作操,给长辈拜新年,吉祥年任务卡详见图1。中段的关卡主要有年味“乡”,完成一道有家乡特色的年夜菜,并用文字推荐或阐述做法年味画,完成一幅有吉祥寓意的美术作品装点在家中年味乐,学唱一首新年相关的歌谣并用文字阐述歌曲介绍年味操,创编拜年动作操,给长辈拜新年,吉祥年任务卡详见图2 。高段的关卡,分为年味“乡”,完成年夜菜谱年味画,选择一个关键词完成主题绘画年味乐,学唱一首新年相关的歌谣或自编歌词任务卡详见图3。以上任务均要求以“照片+文字进行简述”的方式完成。

三、“春节”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目的

将综合学科及语文学科进行大融合,以综合实践的形式,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完成系列任务。让学习源于生活,应用于生活,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,激发学生的兴趣。并从美育出发,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,感受中国年味、增强民族自信,培养参与生活的责任担当意识,并将创意物化。

本次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将课堂与传统文化连接在一起,为我们接触社会、体验社会、积累生活经验搭建了平台。通过此次课程,能从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接触中收获丰富的知识,以探索自我、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,提升价值体认、责任担当、问题解决、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。从课堂出发,到生活中进行探究,再回归课堂,并结合语言文字表达,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,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。

四、“春节”语文综合性作业的积极效果分析

综合性作业完成了学生从“害怕作业”到“喜欢作业”的态度转变

本次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,以学生为中心,改变了传统的“抄生字、记字词、背课文、写练习题”等作业布置方式,将学生从被动、单调、重复、枯燥、乏味的“题海”中解脱出来,以学生感兴趣的“春节”为主题和情境设计了相关作业任务,以“做、画、唱、跳、说”等形式完成作业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。学生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,就会主动去求知、去探索、去实践,并在求知、探索、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。尤其是来源于生活富有情趣的作业,更能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,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。从作业后与学生的交谈中可以看出,学生对本次作业的参与和兴趣都非常的高,表示在此次作业中,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文能力,而且也使自己的兴趣特长在作业中得到了展现的机会。如在制作一道年夜菜中,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,在实践中获得了成长,同时在讲解本道菜和阐述制作方法中,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
趣味化的作业设计,实现了从“要我作业”到“我要作业”的作业动机转变

本次作业围绕学生春节最喜欢的“红包”设计了“红包设计与制作”、围绕丰富多彩的年俗设计了“画年味”、创编拜年歌谣等富有趣味的任务活动,形式多样。趣味化的作业,使学生将作业当成任务负担,甚至将作业视为教师、家长等对自己的“严管”“惩罚”等而“不得不”去完成的心态,转变为以热情、积极的心态主动去完成,实现了从“要我作业”,到“我要作业”的作业动机转变。

作业主题与学生生活联系,克服了传统作业“去情境化”带来的消极影响

传统作业以课后习题及教辅材料为主,大多只见文字、只见题目、只见要求,学生面对的是密密麻麻的文字,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要求,完全是一个抽象的“知识世界”,在这样一个抽象的“知识世界”面前,小学生没有“发言权”,也无法真正“参与其中”,学生是“失语”的,只能按其要求努力去完成,显得非常弱小和无助。本次作业以“春节”作为主题,以春节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为作业任务,使作业从抽象的“知识世界”回归到了具体的、丰富多彩的“生活世界”。而对生活世界,学生是熟悉的、是有经验的、是真正参与其中的、是有话语权的,学生才可以从被动转向主动,才能参与其中,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去思考。同时,生活化的作业也能使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作业中去,符合“双减”提出的精神实质,克服传统作业“去情境化”带来的消极影响。

实践化的作业完成方式,克服了传统以“写”为主的单一方式

“写作业!”是老师、家长的“口头禅”,也是学生最怕听到的一句话。“作业”总是与“写”联系在一起,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期以来作业的完成方式就是“写”,包括抄写、做练习等,即书面作业。本次综合性作业设计,改变传统的学生独自一人安静地端坐在书桌前书写的作业的方式,综合了读、写、画、做等多种作业完成方式,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,解放学生的身体,拓展作业的空间,也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完成,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,使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,自主性得到提升。

五、“春节”语文综合性作业存在的问题

(一)强调“学科综合”,忽视“语文”,存在“本末倒置”倾向

本次小学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,过于强调“学科综合”,对语文学科的内容指向性不够清晰。只有对作品进行文字简述、歌词的创编等涉及语言文字的运用,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,而主要是要求学生去“画”、去“唱”、去“跳”、去“制作”等,从同学们完成的作品也可以直观地看到以“画面”为主,文字偏少,语文元素不足,语言文字运用场景不多,存在“本末倒置”的倾向。

(二)强调“与生活的联系”,忽视“问题”,作业的探究性、应用性不足

“春节”是中华传统佳节,也是学生最为喜欢的节日,放鞭炮、贴春联、包饺子、守岁、拜年、逛庙会等等丰富的民俗活动都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参与其中,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。对于“春节”,学生非常熟悉、有长期的经历、有丰富的体验,是一个很好的主题,但在设计中,仅仅是要求学生去“看”发生的事、去“做”一些春节日常性的活动,然后把看到的用画、歌、舞蹈等形式画出来、唱出了、跳出来。但由于没有“问题”,也就无法引导学生去思考、去探究、去应用所学知识,使作业的探究性存在不足,停留在观看、模仿、照做等较浅的层面,无法触及学生的高阶思维,学习质量不高。

(三)关注结果,忽视过程

本次的以“春节”为主题的研究,过于关注到作业结果,即要完成的作品本身,而对完成最终作品前学生所经历的观察、尝试、合作、交流、操作、思考、构思、设计、作品完善等过程以及学生在该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、获取的体验、表现出的积极性、所采用的方法策略等缺乏关注。

(四)作业设计存在“拼盘式综合”倾向

本次作业设计,作业内容很丰富,涉及到很多学科,有语言学科,音乐,体育,美术等领域,但目标指向不明确,作业设计有为了体现综合性,“拼盘式”组合的倾向。作业环节需要整体思考,各环节要密切联系,避免作业布置随意、零散,各环节内容缺乏一贯性。

(五)作业设计完成形式单一,均为“图片+文字简述”

作业设计完成形式比较单一,没有体现多途径的作业完成形式,作业的表现多为“图片和文字简述”(图4,语文综合性实践作业的设计,应探寻不同、丰富、多元的语文作业完成形式,探索具有新意的作业表现形式。

   

小学语文综合性实践《春节》作品展示

六、基于“春节”语文综合性作业结果的反思与改进

(一)以“语言文字运用”为主线,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展开

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,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点,本次作业设计,在寻求综合性的基础上语文学科的学科属性体现不够。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,应在相关主题的下,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线,以文化自信、语言运用、思维能力、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为四翼设计相应的作业任务。如本次作业设计中的画年味,可以让学生先把自己感兴趣的、体现年味的事物画出来,然后介绍画面中事物的美好寓意,探究事物与寓意之间的关系,搜集与画面相关的故事、传说等,说明自己选择该事物的原因、写下自己的信念愿望与祝福等,在这一过程中,文化自信、语言运用、思维能力、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都得以体现。

(二)以问题为引领,设计驱动型任务,细化过程

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,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、研究者、探索者。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,这种需要特别强烈。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,要有问题意识,通过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,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持续探究,使学习走向深处。但问题的设计,并不是要罗列很多问题,问题设计要有主次、大小之别,要围绕主题设计一到两个主问题或核心问题,然后围绕主问题、核心问题的完成设计若干子问题、小问题,子问题服务于主问题,二者紧密联系,内在统一,并设计相应的作业任务。同时,问题的设计与分解过程也是一个细化作业过程的过程。

(三)综合化作业完成形式替代单项任务

本次春节综合性作业设计,虽都是围绕春节这一主题展开,但各项任务却是彼此分割、独立的,上一任务与下一任务之间在内容上没有承接关系,在能力层级上没有递进性,二者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,缺乏整合。

语文综合性作业各项任务的设计,要有整合意识,遵循从易到难、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,以综合化的作业完成形式使各项子任务之间相互联系,内在统一,在内容上要有延续性,在能力层级的要求上要有递进性,广度要逐步扩大,深度逐渐加深,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开始,逐步走向知识的应用与拓展。


阅读16
分享
写评论...